補冬季節即使不敢吃辣的人,也一定會吃到薑料理,除了薑母鴨、羊肉爐等進補必用,家常菜幾乎也都會用薑來提味。事實上,薑不只是做菜時候的配角,郭大維中醫師表示,每一種薑都有不同的健康調理效用,是價值很高的作物。
提到薑的營養價值,大家想到的可能是日本薑黃,事實上,台灣各地的好山好水培育出不同品種的優質好薑,不僅富含豐富的薑辣素,作為天然的保健成分或食材,每一個產地的薑作物各具特色,相得益彰。
.薑黃,在花蓮壽豐就有生產,除了壽豐米,壽豐薑黃品種純良,提神醒腦,給你好氣色。
.老薑,南投名間盛產,進補和煮薑茶所需食材,不僅能幫助食物更加美味,更可強化循環、深層入眠。
.生薑,盛產於台中和平鄉的生薑,家戶必備,止咳化痰潤肺的效用,自古就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智慧。
.紫薑,就在雲林古坑。紫薑可利水、促進代謝、消水腫;下次到古坑,除了買咖啡,別忘了多帶幾包紫薑。
.乾薑,產於台東鹿野。不是你把生薑放到乾癟就會變成乾薑,此乾非彼乾。鹿野頂級乾薑,保留豐富的營養,可改善腸胃機能。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是提醒夏天愛吃冰冷食物的人,可以用薑湯來散寒祛暑,並不是說夏天才要吃薑。郭醫師說無論是進補或清熱,只要不過量,一年四季民眾都可以使用薑來達到保健的目的。
也有一說「早吃薑,補藥湯」,「晨起三片薑,勝過人參湯」;生薑含揮發性薑油酮和薑油酚,可祛寒除濕、活血發汗,這麼平民的食材,一早就幫我們暖胃、提神,CP值超高。不過,在食用時,郭大維中醫師提醒以下5種人要控制薑的食用量,不宜多吃。
陰虛即燥熱體質,有手腳心汗出多、手足心發熱,易口乾、大便乾燥、心煩易怒、睡眠差,而薑性辛溫,陰虛的人吃薑會更重燥熱症狀。
胃熱嘔吐、肺熱燥咳,痔瘡出血等疾病的人不宜過食。
一般情況下,肝炎病人是忌吃薑的,因為常吃薑會引起肝火旺。有研究發現生薑中含有黃樟素與薑辣素,「過量食用」會加重肝炎病症。
控制薑的食用量,適可而止。
因為飲酒者常有內熱,不應攝取過多的薑辣素。
而專家發現,每一種薑也各自擁有它的「脾氣」,用對炮製方法,再運用萃取技術,可以更有效率的把每一個品種的營養價值逼出來,達到最高效的使用率。畢竟,民眾也不可能一口氣吃下大量的薑,運用進步的萃取方式不啻幫了一個大忙。
薑黃
文火翻炒
老薑
武火翻炒
生薑
酒蒸12小時
紫薑
黑豆煨炒
乾薑
竹炭熱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