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NEWS 文章
「收納整理」和「生前整理」的差異|《 生前整理》
-
BODY Web Only
-
2025-09-21 12:00
-
娜娜子
你是否以為「收納整理」和「生前整理」是一樣的事?其實兩者的出發點完全不同。一般收納整理以「空間」為本,強調短時間內改善環境的整潔感;而生前整理則以「人」為本,著重於家與愛的傳承,以及自我意志與價值的實現。了解這兩者的差異,不僅能幫助我們提升生活品質,也能在整理過程中找到更多意義與安心。
為什麼要生前整理?
「永遠別期待任何人會願意、或能夠花時間去處理那些你自己懶得處理的事。不管你的孩子們有多愛你,千萬別把這種麻煩留給他們。」
80歲的瑞典作家瑪格麗塔.曼努森(Margareta Magnusson)於2017年出版《死前斷捨離》一書,從瑞典文化簡約性、功能性和重環保的智慧延伸。
她說「我在整理遺物」,原文為 Döstädning,其中 Dö 表示死亡,Städning 則意為整理或清理,在歐洲逐漸掀起「在死亡前整理」的論述。瑞典人相信,正視死亡是一種解放。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死亡來臨後,留下紛亂的局面和未解的情感糾葛,讓家人徒增煩惱。
然而,我在這兒提倡的「生前整理」的意義遠不僅僅是為死亡做準備,而是更深一層的生命提升,不僅提升生活質量,更讓我們真正做到瀟灑走一回。
一般收納整理 | 生前整理 |
---|---|
核心理念:以空間為本 | 核心理念:以人為本 |
重點說明:強調外在環境短時間的視覺差異,主要解決空間雜亂的問題。 | 重點說明:重視家和愛的文化傳承,及自我意志和價值實現。 |

透過有目的、有意識的整理,保留真正重要的部分。
有人說,我連自己的書桌都整理不好,怎麼做得了生前整理這八項呢?
也有人問,「老師,斷捨離很流行的時候,我很認真的做了好幾回,但隔沒多久,又GG了,我根本就不是整理的料。」
老師想告訴大家,在面對「重新開始」的下半生,你要先趕走心魔,沒有誰是天生整理的料,只有你願不願意學習這回事。當然,生前整理也不是心血來潮,忽然就整理那麼一下,等於白搭。
當你決定要做生前整理之前,需要先對生前整理有正確的瞭解,並且學習系統及邏輯,運用專家給予的工具,方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