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DY 體面雜誌
- 2021-01-24 04:56
- 李亭芳, 夏道緣
- 子宇影像(陳飛)
- Andy Lau(劉虹葦)
- 台北市功學社史坦威鋼琴中心
卡通元素融合古典音樂譜出一場場獨一無二的演奏會,如此有創意的點子來自於音樂家田宜歆。從小體弱、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她長年學習音樂,長大後在學校任教,過著早上上課、晚上教琴的規律生活;直到八年前的一場大病,讓她驚覺人生不應該只是這樣,這個念頭一閃,意外地成為了宜歆人生的轉捩點,小甜甜愛心公益卡通音樂會於焉誕生。

用「接納」打造一場台上台下合作的表演
卡通音樂會一旦開始了就停不下來,至今已經舉辦了 52 個場次,工作之餘全台東奔西跑、上山下海,因為宜歆的堅持,偏鄉、罕病的孩子都有了參與和聆聽的機會。
某些特殊疾病的孩子會不自主擺動身體或發出聲音,在音樂會進行中可能會影響到其他觀眾的聆聽,因此通常他們無緣去接觸與參與音樂會。然而,卡通音樂會正是為他們而辦的,對宜歆而言,他們發出的聲音代表著回饋和鼓勵。
因此,主持人在開場前總會特別說明這個狀況,讓來自不同家庭與不同地方的孩子們可以跨越彼此的差異,學習進一步認識與接納。有一位愛奇兒祐祐可說是卡通音樂會的忠實粉絲,總是跟著團隊趕場,不願錯過每一場音場會。年齡已屆國中的祐祐,生活學習上雖然較遲緩,但對音樂非常敏銳,田老師發現他每次都能非常精準地跟著打拍子,手舞足蹈地毫不隱藏他的開心。「雖然籌備每場音樂會都非常耗時耗力,但是當我看見台上台下都享受其中的那一刻,也是最令我最感動的時刻,一切都值得了。」田老師和這些孩子、家長們,也因此建立了好感情。

用「音樂」打造團隊一起譜出生命樂章
一場卡通音樂會需要的不只是付出的精神,團隊合作更是重要。主持人 DK 兼舞台總監徐永豪是宜歆的小學同學,某個晚上接到了她的電話邀請,聽著她述說第一次為孩童舉辦音樂會的興奮,DK 二話不說就加入,直到現在。
團隊一開始只有三個人,田老師、編曲老師和主持人,在沒有太多經費挹注的情況下,卡通音樂會仍然咬著牙在第二年增加了氣球佈置,就為了讓小朋友們產生共鳴與歡樂。田老師是個完美主義者,費盡心思尋求各方面突破,不論是挑選曲目、編曲,主持方式、舞台設計和演出內容 … 每個細節都不放過;這樣的精神漸漸的也吸引了其他優秀的音樂家參與團隊。每位新成員的加入,不但為卡通音樂會帶來更豐富多元的音樂,也帶來更多的感動。
田老師期待透過古典音樂及卡通設計,幫助偏鄉與弱勢兒童表達出情感,不但可以提昇他們的生命品質,也能帶給他們歡樂及正向的氛圍。田宜歆期許自己,以公益音樂為孩童譜出另一篇生命樂章,同時也邀請更多夥伴參與,用行動付出一起活出超越的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