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NEWS 文章
疼痛族有福了!新世代關節退化治療法大揭密,不用打類固醇打到骨質酥鬆了!
- 巴 小編
- 2023-07-15 21:00
面臨關節退化與長期疼痛的問題,除了一直跑醫院打類固醇、吃止痛藥之外,還有其他方法嗎?讓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王凱平醫師,來告訴你現在最新的治療方法,不只可以治標、還能治本,甚至幫你有效減緩疼痛喔!
醫師來找碴,這次要找的碴是,我痛,我就去打個類固醇,打到骨質酥鬆ㄟ害喔~
臨床上醫師曾見過一位3、40歲的男性骨質疏鬆非常嚴重,究其原因是打了太多類固醇,不過,大家也不用太過擔心,因為你應該不會沒事去打類固醇,如果真的太痛需要打消炎針、止痛針,要先問醫師:1.是不是類固醇?2.多久以內不能再打?切記類固醇不能當保養打,施打類固醇掌握以下3原則:
1.局部施打
2.注意劑量
3.頻率不能太高
通常醫師使用類固醇是因病人太痛太不舒服,優先消炎和急需止痛為前提;如果只腫不痛,則不用用到類固醇。簡單說,類固醇治標不治本,解決了短期的需求之後,要和醫師一起討論長期的解決辦法。

Q1:手指頭都腫到變甜不辣了,不打類固醇,要打什麼?
王醫師:傳統治療關節疼痛的方法vs.新世代玻尿酸
大家知道關於關節腫痛的治療方法,除了類固醇、消炎藥、玻尿酸等,還有PRP、PLT、羊膜、幹細胞以及葡萄糖等注射法,都是在適當情況下用於增生注射的治療方法。增生注射的目的是透過引發適度的發炎反應,促進身體的自然修復和組織再生,但如果全身都在發炎就不適合使用。
而有別於傳統或美容用的玻尿酸,現在有一款新型的『軟組織可吸收玻尿酸』,據研究顯示,可快速降低疼痛感,減少發炎反應,進而促進更快速的修復。
『軟組織可吸收玻尿酸』是一種特別設計的分子結構玻尿酸,它更容易被肌腱和韌帶吸收,因此修復軟組織和促進身體自然修復的過程非常不錯,
和PRP相比,PRP相當於召集更多的工人來幫忙修復,但可能會因為人多吵雜而引發亂糟糟的狀況。而『軟組織可吸收玻尿酸』則是先將鋼筋、鷹架搭好,然後工人進來修復的時候,你的工地就已經是乾乾淨淨了,此時進行填充會更有效率修復且減少發炎反應。

Q2:膝蓋常常覺得卡卡的,而且好像有水聲,要趕快去打玻尿酸嗎?
王醫師:年輕人覺得關節卡卡卻沒發炎,可能是習慣動作造成;老年人卡卡則多半是退化。有些輕微的卡卡聲音可能是輕微的積水引起,但這並不一定需要立即進行注射治療。
關節卡卡或有一點小怪聲,可以當成一個輕微損害的訊號,提醒你要對自己的關節好一點;但如果疼痛讓你不舒服,就要看醫生找原因:
1.膝蓋積水:
膝蓋積水又稱為膝關節積液,指在膝蓋關節內部積聚過多的液體。這種情況可能由於創傷、炎症、軟骨損傷、滑膜腔炎等原因引起。積水會導致膝蓋腫脹,並可能伴隨著關節疼痛和功能受限。
2.非炎症性腫脹:
膝蓋腫脹可能不一定是由於炎症引起的。有時候,膝蓋軟骨退化或受傷後,關節間的液體平衡可能受到影響,導致膝蓋腫脹。這種腫脹通常不伴隨明顯的疼痛或發炎症狀。
3.疼痛和腫脹無關:
有些情況下,膝蓋腫脹可能與其他問題無關,例如膝蓋骨折後的局部腫脹或膝蓋周圍軟組織的腫脹,這些情況下的腫脹可能與疼痛程度無關。
對於膝蓋腫脹的處理,需要根據具體原因進行評估和治療。如果是膝蓋積水引起的腫脹,醫生可能會建議抽出積液以減輕壓力並減輕腫脹,然後可能考慮使用玻尿酸注射劑來幫助修復和促進關節恢復。如果是非炎症性腫脹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腫脹,醫生可能會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例如物理治療、運動治療或其他非侵入性的措施。

[醫師小叮嚀]
施打類固醇可能會引起一些後遺症和副作用,特別是在長期和高劑量使用的情況下可能引發的後遺症和副作用如下:
免疫抑制:
類固醇具有抑制免疫系統的作用,這意味著它可以降低身體對病菌和病毒的防禦能力,增加感染的風險。
骨質疏鬆:
可能會導致骨骼變脆,增加骨折的風險;對組織也有影響。
血糖升高:
可能會影響胰島素的作用,導致血糖水平升高,特別是對於患有糖尿病的人。
體重增加:
特別是在臉部(月亮臉)、頸部、背部和腹部積聚脂肪。
消化道問題:
醇可能導致胃部不適、胃潰瘍和胃腸道出血。
心血管問題:
高劑量類固醇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例如高血壓和心臟病。
精神和心理狀態變化:
可能導致情緒波動、焦慮、失眠和抑鬱等精神和心理問題。
皮膚問題:
如皮膚變薄、易受傷和皮疹等。
生長發育問題:
兒童和青少年長期使用類固醇可能會影響生長發育。
這些後遺症和副作用的發生取決於使用類固醇的劑量、療程和個人體質。在使用類固醇之前,應該向醫生充分了解治療的風險和益處,並按照醫生的建議使用藥物。長期或高劑量使用類固醇時,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監測和定期檢查,以確保藥物使用的安全性。不應自行停止或更改類固醇的使用方式,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