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NEWS 文章
其實每個人都有痔瘡!小心痔瘡造成貧血,醫師告訴你割痔瘡注意事項!
- 巴 小編
- 2023-06-17 21:00
痔瘡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組織,在一定程度上每個人都有痔瘡存在,只是分為內痔或外痔。然而,當痔瘡影響到生活作息,讓你有「痔」難伸、坐立不安,該怎麼辦呢?痔瘡其實具有功能性,到底該不該割?和癌症有什麼關係嗎?讓醫師來告訴你。
醫師來找碴,這次要找的碴是有痔瘡不好意思講,自己亂擦痔瘡藥膏,ㄟ害喔!
聯新國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陳子安醫師表示,肛門括約肌在合起來的時候,其實中間還是有一個小洞,這時候我們就需要靠附近的粘膜組織把洞塞進去,類似瓶塞一樣。而痔瘡主要存在於肛門附近的粘膜,做為堵塞肛門的作用,防止氣體或大便漏出;對於直立行走的人類而言,這是個很聰明的「功能性設計」。
Q:為什麼會有痔瘡?
痔瘡並不是什麼害羞或尷尬的隱疾,大家不要有這樣的迷思。長時間站立和走動會導致附近黏膜鬆弛,可能就會出現痔瘡;另外,因為常常上大號,進進出出久了、組織變大也就滑出來變成外痣了。

Q:便秘容易造成痔瘡?
通常我們以為久坐久站或便秘容易得痔瘡,但其實常常拉肚子、一天上很多次廁所也容易造成痔瘡!本來我們的肛門的原始設計是讓你每天上一次廁所,結果你一天上了三、四次,它當然慢慢就鬆掉了。
臨床上也發現,現代人生活緊張和一些飲食習慣,如咖啡、牛奶和優酪乳的攝取,可能導致大腸蠕動增加,或是大腸急躁症患者,頻繁上廁所的結果,就引發了痔瘡問題。
Q:痔瘡放著不處理,會變成癌症嗎?
而痔瘡到底要不要割除?需視根據個人情況和症狀來進行評估及治療。一些常見的症狀包括流血、疼痛以及排便後的清潔困難。對於沒有發作的人來說,可能只有便血等輕微症狀;但有些人的痔瘡可能會腫到產生嚴重的不適或非常疼痛,甚至痛到不能上廁所,這時就需要靠手術來解決。另外臨床上也看到有人流血流到太誇張,已經產生貧血,這時一定要處理,以免影響健康。
然而,痔瘡痔瘡再怎麼大,本身也不會變成癌症。腫瘤跟痔瘡是兩件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低位的直腸癌也會出血和一直想上廁所,這些症狀和痔瘡症狀類似,因此,有些人可能會將直腸癌的症狀誤認為是痔瘡。和大腸癌一樣,直腸癌也可以通過糞便潛血檢查進行篩查。

怪象1:把痔瘡藥膏拿來當作日常保養?!
過度使用含有類固醇的傳統痔瘡藥膏,可能導致皮膚變薄和搔癢等副作用。急性發作時可以擦一下舒緩,但不可把痔瘡藥膏拿來當成日常保養。猛擦藥膏並不會使痔瘡不見,千萬要注意。

怪象2:沒有去醫院檢查、僅僅做了醫美?!
很輕微的痔瘡在醫美診所透由舒眠麻醉後就可以處裡,但痔瘡如果大到沒有辦法塞回去,真的要處理「乾淨」,還是要到醫院找直腸專科醫師。
痔瘡治療不是表面上的醫美而已,它其實是需要從內部開始進行治療,以確保徹底清潔,減少復發率。尤其是對於嚴重病例來說,一般診所若無法提供足夠的設備和經驗進行處理,可能會產生後遺症。
痔瘡手術其實是需要「精雕細琢」的,慢慢的、仔細的把裡面清除乾淨,才能降低復發率。而「剛剛好」也是一個處理標準,做過頭或削掉太多,就會像穿太緊的衣服,黏膜反而沒辦法擴展,一伸展就就裂開了;但如果切的不夠,就變成穿很鬆的衣服,它還是掉在那兒。可見醫師的經驗多重要!!

聯新國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陳子安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