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NEWS 文章
【破解迷思】其實不是鈣吃太多!愛喝茶、咖啡、小酌?少吃「高草酸食物」才是王道
-
BODY Web Only
-
2025-08-19 16:11
-
高敏敏 營養師
腎結石不只痛,還容易復發!尤其台灣男性比女性高出2倍機率,中招的人超多。但其實多數結石跟飲食習慣有關:太鹹、太甜、太油+草酸食物過量,都是幫凶。別以為「忍一下就好」,養成好飲食習慣才能真正護腎。
常見的高草酸紅燈區
腎結石體質的人不要再一直打石頭了啦!少吃高草酸食物吧!你們一定要了解的「食物草酸含量」紅綠燈,台灣大約每十個人就有一人是結石病人啊🥲尤其台灣夏天氣溫高、流汗多、尿量少⋯在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部位的結石就會痛不欲生⋯尤其男性得尿路結石的機率比女性大2倍!
如果久坐少動、常憋尿、水喝不夠⋯尿中小結晶就像滾雪球⋯滾成大結石⋯就卡!住!了!
重點來了 除了家族遺傳、生活習慣之外飲食喜歡重鹹、重甜、吃肉、重口味的人,因為攝取過量蛋白質、鹽、糖,會增加尿中「鈣&尿酸」降低尿的ph 值,增高結石形成的危險⚠️

(草酸含量大於10mg/每100g食物)
全穀根莖類:
蕎麥、芋頭、南瓜、米糠、玉米粉、小麥胚芽、馬鈴薯、全麥麵粉。
蔬菜類:
芹菜、西洋芹、菠菜、韭菜、秋葵、茄子、青椒、莧菜、芥菜、蕃薯。
水果類:
黑莓、藍莓、草莓、覆盆子、無籽紅葡萄乾、紫色葡萄、醋栗、檸檬/萊姆/柳橙皮。
蛋白質類:
豆漿、豆腐。
油脂及堅果種子類:
生啤酒、茶花生(醬)、杏仁、腰果、胡桃、花生、開心果、榛果、巧克力。
飲品:
生啤酒、茶、可樂。
調味料:
黑胡椒、辣椒、醬油。
其它的綠燈區 都是可以納入飲食的安全區,要記起來唷😉
鈣吃太多會得腎結石?
其實這是個常見的迷思,不少人為了預防結石 刻意少喝牛奶、不補鈣反而讓風險更高,到底補鈣會不會導致腎結石?又該怎麼吃才能真正預防?今天就來破解這個營養誤區!

✅每日攝取鈣質1000mg
別害怕補鈣!足夠的鈣質反而能與腸道中的草酸結合,減少草酸進入血液 降低腎結石風險,可選擇牛奶、小魚乾、鈣片、起司等鈣質來源 確保每天鈣攝取充足。
✅減少動物蛋白適量植物蛋白
過量動物性蛋白(如紅肉、內臟),會增加尿液中的鈣和尿酸 讓腎結石風險上升,建議多吃植物性蛋白 像是黑豆、鷹嘴豆、黃豆、毛豆等,不僅有蛋白質 還富含膳食纖維 有助於腎臟健康。
✅每日充足飲水量
多喝水是預防腎結石的關鍵! 每天至少喝2000-2500ml的水,幫助尿液稀釋 降低草酸鈣結晶形成的機會,檸檬水含有檸檬酸 可以幫助防止腎結石生成 也是很好的選擇。
✅自行料理新鮮食物
加工食品、外食常含高鈉、添加物 容易增加腎臟負擔,自己烹調能掌控用鹽量 選擇新鮮食材 降低結石風險!
飲食內容要避免
⚠️高草酸飲品
濃茶、咖啡、可樂等飲品含有較多草酸,草酸會與鈣結合 形成草酸結晶,容易沉積在腎臟內 增加結石的風險,如果是愛喝咖啡或茶的人 建議適量飲用,並確保每天鈣質攝取足夠 減少草酸影響。
⚠️高劑量維他命C
維生素C過量時 (每日超過1000毫克),會在體內轉化為草酸 增加腎結石風險,適量攝取水果中的維他命C 但避免高劑量維他命C補充品,特別是已經有腎結石病史的人。
⚠️高鈉重鹹飲食
過多的鹽分會增加尿鈣排泄 讓腎結石風險上升,少喝濃湯、少用醬料 減少鈉攝取,有助於維持鈣質平衡 減少腎結石機率。
⚠️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如:香腸、培根、泡麵等) 鈉含量高 還可能含有磷酸鹽等添加物,容易影響腎臟健康 導致鈣質流失 增加腎結石風險,選擇新鮮天然食物 才能真正保護腎臟。
那麼哪些人是腎結石高風險群?
⚠️水分攝取不足者
當身體缺乏足夠的水分時 尿液濃度會增加,導致礦物質(如鈣、草酸、尿酸)更容易結晶並形成結石。
⚠️飲食不均衡者
飲食不均勻是導致腎結石的重要因素,特別是高草酸、高蛋白和高鈉飲食都可能增加結石的風險,無論是某些營養素攝取過多或過少 都可能干擾身體的礦物質代謝,進而促成腎結石的形成。
⚠️肥胖與代謝異常者
肥胖與代謝症候群會影響腎臟功能,導致尿液酸鹼值失衡 增加結石風險,且高尿酸血症常見於肥胖者,尿液中的尿酸過高 也容易導致尿酸結石。
⚠️家族史與遺傳史
若家族中有腎結石病史 個人罹患腎結石的機率會增加,或是身體有其他疾病 都有可能引發腎結石,腎結石不是單靠少吃鈣就能預防,反而吃對鈣+喝夠水+避開高草酸&高鈉飲食,才是最正確的防石策略✅
記得:
📌鈣不能少、蛋白質要選對、飲水夠多、少碰加工!
📌結石族群也能吃得安心 營養均衡才是真保養~
👉 有腎結石體質或家族史的你
這篇資訊直接收藏 吃對了 才能遠離結石痛到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