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介紹自己
你好,我是那顆炭國際有限公司創辦人李政憲(Louis),同時也擔任有限責任臺南市官田烏金社區合作社理事。我來自高雄左營,畢業於成功大學化學系、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所,主要專業在於孔洞材料合成開發及環境工程應用,同時過去參與經營珍珠奶茶的門市及品牌連鎖加盟產業,目前來到官田從事循環經濟的產業及品牌推廣。
B:當初是怎麼接觸到農產行業?
當初從中國回到台灣,協助台灣廠商推廣珍珠奶茶技術及品牌輸出海外;某一次指導老師成大化學系 林弘萍教授來信請我協助開發官田在地特色伴手禮而開始接觸官田,也發現老師正協助地方解決農業廢棄物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問題。幾次來到官田的心得發現這裡如前官田區區長 顏能通先生所說的,官田是南科的後花園!有著大片的農業綠地、烏山頭水庫、葫蘆埤自然公園及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相當適合退休居住的生活,因此自然而然就開始跟著協助解決地方的問題!
B:怎麼會想要用「菱角」開始著手?
官田菱角產量佔全台的75%,菱角基本上就是官田人從小到大的回憶。官田有著特殊的一期菱角、一期稻米的「菱稻耕作」方式,因此每年端午節過後菱角就開始栽種,中秋節過後菱角就準備採收,收期為期六週。官田的菱角節約辦在每年的十月份第二週的週末。而高產量背後所伴隨而來的是廢棄菱角殼因棄置焚燒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問題,因此解決菱角殼是改變地方環境的根本之道。

B:在這麼多的選擇中是怎麼下定決心選擇這份工作?
與過去的工作經驗有關,畢業後歷經中石化研發、企劃、總經理特助及到海外創業設立珍珠奶茶店及品牌連鎖加盟經驗,也因為工作的關係讓我到過十個國家以上,看著不同膚色、種族的人民講著不同國家的語言以相同的邏輯思維溝通著商業模式,心裡總覺得這些事似乎在台灣也能做,因此最後繞了一圈我選擇自己喜歡的地方居住及找一個能夠永續經營的項目來創業。
B:有因為這個決定被親朋好友質疑或反對嗎?
肯定有的,我想以台灣地區來說,所有台、清、交、成畢業的學生都往科技廠去賺錢,想要穩定一點的生活就往傳統產業或公職體系發展。我的同儕也不例外,如果不是到外商公司那就是去竹科或南科,大概只有我較叛逆,選擇走一條不一樣的路;因此家人總是詢問著為何不去考公務員、不去考老師,為什麼要去燒炭,他們實在看不懂。
B:在剛起步的時候有遭遇到什麼樣的困難?
當時決定創業後,初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誰也不認識,面對地方的人、文、地、產、景一片空白,只知道想著要如何解決廢棄的菱角殼。前兩年幾乎是天天通車或開車,每天花將近3小時的時間在交通移動上,可以想像每天往返150公里的路程,不管是在時間、金錢上對創業者而言累積下來都是一筆很大的支出成本。
B:當初怎麼會取這個名稱?
官田烏金來自於在地夥伴所共同討論出來的,因為菱殼炭多孔性的特質,在陽光照射下會烏黑且閃閃發亮,此材料來自官田菱角殼碳化,因此稱其為「官田烏金」;後來因為其於空氣(復康巴士車上髒空氣吸附)→水(菱角田水質淨化)→土壤(稻田土壤介質耕作)的應用,爾後轉變成「循環經濟」的品牌名稱。
B:那是如何調適和面臨挑戰?
花時間認識地方,找資源協助處理問題。透過產(那顆炭國際有限公司)、官(官田區公所)、學(崑山科技大學USR/成大化學系)、社(有限責任臺南市官田烏金社區合作社)的資源整合,成功解決廢棄菱角殼問題(年處理量:1200公噸)並為在地創造就業機會(創造17個工作機會),形成菱殼炭特色生產事業體。

B:即使遇到這些困難也還是堅持下來的心境/原因是什麼?
內心有股循環經濟的願景等著我們去實現,因此眼前的問題都可以不是問題!全球氣候變遷,碳排放是主要的元兇之一;然而生物炭的生產與再利用可減少農業廢棄物因棄置焚燒所帶來的碳排放。因此我們不斷地想著如何以高效節能的方法來生產菱殼炭,並透過對應日常生活中的「一百種炭生活」場景來開發碳活美學系列產品。希望透過末端產品的銷售來帶動前端農業廢棄物的需求處理,有著必須成功的決心,遇到再難的困境都會說服自己要撐下去。
B:覺得在這份工作中獲得了什麼?
我覺得是成就感,過去工作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現在創業則是為了跟著我們一起前進的這群人,責任與意義上都更重大了,不能再只想到自己。當發現解決問題後所帶來的機會能夠造福他人,就會想解決更多問題,創造出更多的機會來幫助他人。因此隨著時間增長,團隊成員也就漸漸變多。
B:這份工作到現在有沒有什麼令你感動或是支持你繼續做下去的人事物?
當發現走在循環經濟路上的夥伴漸漸變多,地方產業因我們團隊變得更好就是我們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B:想要透過這個傳達什麼理念?
便利的時代造就垂手可得能的社會資源,如果能想想快時尚產品在使用後的流向何去何從?是否會為環境造成負擔?我想循環經濟的路徑會是永續生存之道。而「官田烏金」循環經濟品牌正在給大家建立這樣的永續循環觀念。
B:覺得工作可以跟興趣綁在一起嗎?
我們常講要學以致用,但絕大多數的學生畢業後都是重新來過;我認為工作可以重新學習、興趣可以持續培養,當達到為興趣工作之際,就不覺得生活苦了!當工作像生活、生活亦像在工作,那興趣應該就在其中了。
B:認為什麼是回歸純粹?
我認為是找回初心,如果能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那就是最棒的純粹;用心感受並盡情享受過每一天,那就是最棒的生活!
B:送給過去的一段話
感謝過去的經歷帶著我去看世界;未來我想留在地方讓世界看到我們!
B:未來的期許
為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每一項物找到適合的永續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