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革工坊 Yuga Leather

優革工坊 Yuga Leather

B:請介紹自己 

潘盈芳 Yvonne ,畢業後就定居台北,從2017年開始踏上皮革設計製作,從事皮件行業近五年,現在是LCA認證皮革工藝師,優革工坊YUGA Leather設計師。

B:當初怎麼接觸到此行業的,在這麼多選擇中又怎麼下決心選擇這個工作?

小時候就很喜歡做手工藝,後來學用裁縫機也很快上手。就業過程中,不管換了什麼工作,唯一沒有停下來的就是都會抽空去學工藝相關課程。

姪女在一次聊天中突然問我:「阿姨,為什麼你學什麼手工藝後來都半途而廢?」我第一個反應是:「有嗎?」被一個小學生說半途而廢真讓我一時反應不過來。她繼續說:「有啊,你學的插畫、銀飾、服裝設計...等,到現在都沒在做了。」這段對話一直纏繞在我的心裡無法散去。

沉澱了很多思緒,才發現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把手工藝當做工作的念頭。因為是長女的關係,從小到大就認為自己要扮演好大姐的角色要做個好榜樣,一路唸書拿到大學文憑。後來因為就讀財金系,第一個工作就進銀行當理財專員,但是因為還是很不確定自己的志向,所以後來換工作的選擇都沒有太大的關聯性。

姪女問我的那段時間,白天有正職的情況下,假日都在認真的重修皮件課程,仔細思考了以後,覺得自己對皮件技術上手和理解的速度真的特別快,也特別有興趣,於是就下定決心把皮件完整學好。

B:有因為這個決定被親朋好友質疑或反對嗎?

有一陣子搬回嘉義住,工作室是在嘉義老家的一樓,家人看到都會擔心,當時一邊做商品擺攤一邊接訂單,沒有明確的方向,我想以這樣的模式開始創業,有質疑是可以理解的。

確定自己真心喜歡做手工藝,要把這當成是工作的時候,其實已經屆齡35歲左右。從十幾年的業務工作,到兩年的上班族,再轉換到手工藝創業,全部從零開始,自己也是會擔心,懊悔到這個年紀才開始,但有時候生活就是這樣,遇到了,就只能把當下的事情做好。

後來又搬到台北住,也或許是因為在這輾轉不穩定的遷徙過程中,皮件是我當時唯一能把握的選項,所以才能做到現在。

優革工坊 Yuga Leather

B:在剛起步的時候有遭遇到什麼樣的困難?

一個事業的起步,一開始花長時間磨練是基本的。皮革的世界很廣,要熟悉各種皮革的特性,適合做什麼作品,需要用什麼輔料、五金,很多部分都只能自己去摸索測試。加上從一開始,我就很注重設計的實用性,又不喜歡仿製別人的商品,所以光設計就會想破頭,又全都自己打版,所以每個成品的製程就會花上更多的時間。

接下來還要考量工作室設計方向的定位,如果什麼都想做就會方向很亂,但對於不是設計本科系出身的我,我想這是必經的過程吧。

譬如初期也有藉由市集擺攤來觀察市場的反應,是否符合客群的需求,並順便曝光,花了很多時間去累積經驗和調整定位。

後來持續走上訂製的路,客戶的需求大多照單全收,想盡辦法製作出來,使用上的順手度及質感細節考量的很周到,總是能給出更好的提案,所以顧客收到商品總是回覆很滿意,可能也是這樣才會一直有訂單。

一開始把接案當成磨練,但後來也變成自己一部分的阻礙,因為每個訂單都是針對一個顧客的需求,從確定需求設計、打版、備料、製作...,整個製程都花費非常多的時間,相對研發新品的時間減少了,離我想要做的研發自己品牌的商品就更遠了,所以近兩年慢慢將工作室的定位轉型成開發設計皮件商品及教學課程為主。

B:當初怎麼會取這個名稱?

YUGA是從日文“優雅”的讀音直接翻過來的,因為也想有一個中文名字更貼近台灣,剛好YUGA唸久了諧音像優格,隨即發現可以取名為“優革”,因為一開始就是以優雅風格為設計定位,想要讓使用的人感受到生活質感的提升,製作過程中也堅持追求優質的皮革及實用的設計。即便一開始因為不想隨便取個名字,而耽擱了好幾個月才想出來,但是到目前為止,都恰如其分的頂著這個名字作為代表。

而以罌粟花當品牌logo也是考量許久,KENZO的罌粟花香水是我最喜歡的香水味。喜歡罌粟花的飄逸優雅,但更愛它的特別,罌粟花又稱虞美人,是鴉片花,在優雅中帶著反骨的性格,正像我本身的個性一樣,經歷過社會的洗禮後,外在表現優雅可親,但內心一直堅持回歸真實自我的生活著。

B:希望透過這個品牌傳達什麼?

優革工坊是一個專注質感及實用性的皮革品牌,我想要讓大家在使用我設計的皮件時,有提升生活品質的實質感受。 

我在設計商品的時候,特別重視實用的設計,經常是由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譬如“需要的商品不容易找到”或“改良哪個部分讓物品更為好用”的概念,我會謹慎思考在使用的過程中顧客可能遇到的問題及順手度,來製造出符合日常使用的皮件商品。 

期望優革工坊能持續傳達[優雅,塑造品味。實用,顯現不凡]的理念,讓大家能擁有自己獨特的搭配風格,展現自己的獨一無二。

優革工坊 Yuga Leather

B:如何調適和面對挑戰?

皮件是個工序複雜的作業,因為產業外移的原因,無法像老一輩工匠可以在企業中邊工作邊學習。現代人想要從事皮件工作,一開始就要找到適合學習的課程,投資在工具和材料的費用也不少。

學習一段落後,要經營這個產業,還是要不斷的練習,了解自己的能耐及抓到訣竅,開發出屬於自己的商品線。在台灣的設計產業及教育不成熟的情況下,需要自己摸索及吸收各類藝術及設計資訊,在時間與體力的衡量下,還要考量材料來源及開發成本等,找出一個屬於自己發展的方向,這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

但是,常常事與願違啊,很多時候根本是無法考量到開發成本的,永遠不知道開發一個商品要改幾次版,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標準。藝術家體質有時候會落入專心開發製作中,忘記賺錢這件事。有時候接了訂單,報了價格,過程中又想要做的更實用更精緻而加了很多細節,也沒有跟顧客多收費。然後每次都說下次收費要改,所以商品和訂單價格只會越來越高也是正常的。

從一開始全手工製作,到後來跟皮革工業針車熟悉了,慢慢開發能部分以機器製作的商品,目標是要在降低時間成本及提高產量下,還是能做到自己想要的品質。

因為工藝設計製作需要花的時間很多,然後又需要讓自己能有足夠的經濟支撐,絕對是要慎選建議和資訊的,了解自己的時間和能耐,找到屬於自己的模式,才能在這個產業活得久一點。

B:你覺得工作可以跟興趣綁在一起嗎?

一個是你真的熱愛這個興趣,還要加上足夠的經濟支撐;或者,選對商品方向與經營模式。我覺得了解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很重要。可能每過一段時間會有不同的想法方向,想用不同的方式經營,我覺得都是可以的。

可以用兼差的方式開始,或偶爾轉換心情去打個工也無妨。我就曾經因為想要多接觸人群,讓生活更充實,一週幾個晚上的時間去飲料bar打零工,我超愛的!那段時間也提升了我的能量,在時間安排上也更謹慎而更有效率。

不過當興趣變成工作後,很容易掉入一個想要符合大眾需求或市場調性的陷阱,忘記初衷會讓工作變得不快樂。但有時候難免需要些妥協,所以我喜歡保持彈性,盡可能不要執著,可能性更廣,但是每個時段真的選擇了以後就要專心聚焦,尤其是手工藝這種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心力的工作。

如果能不被社會洪流帶著走,堅持本質理念,做對社會有長久幫助的事情,在其中累積珍貴的經驗及能量,就顯得相對難能可貴。

B:你認為什麼是回歸純粹?

對我來說回歸存粹就是回歸本質。工作的目的不是工作,而是生活。清楚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可以帶給生活更豐富的面相,也是一個表達自我的介質。

對自己的生命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很清楚自己的本質是什麼,否則很容易隨波逐流,當然這不是容易的事。了解自己,讓自己做最好的發揮,創造出來的精彩,那才真的振奮人心。透過生活中一個個事件中學習,練習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了解自己並能掌握自己,就會覺得每個當下就是最好的自己。

web_line@好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