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DY 體面雜誌
- 2021-02-01 19:33
- 靜心.淨心:52周的修煉,一年後與完美的自己相遇
作者: 洛桑加參 醫師
出版社:時報出版社
簡介:核心價值「靜心」,進而發展出各種修煉法,其中有些修煉法是透過轉念來轉化體質、激發自癒力,相信你能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退休若退化成整天無所事事,最怕一鬆懈下來,從高壓瞬間轉為無壓,身體隨著心態放鬆而變得懶洋洋,免疫細胞們也跟著「退休」了!
退休?想得美喔!
壓力,是越壓越有力?還是會削減免疫反應,引起種種不適,具體哪裡不舒服也不好說,總之全身都怪怪的?50+ 這個超過五十歲的族群,來我的診所做保養的非常多。
50+ 一族大多事業有成又懂生活,「哈哈,我明年要退休帶老婆去環遊世界。」「該交棒給兒子囉!終於可以閒下來。」「小時候被老師唸、工作被老闆唸、在家被老婆唸,哼,等我退休,老子一個人搬去山上,誰都不能唸我。」他們這樣說,滿臉期待的樣子。
退休?想得美喔!我一定會潑他們冷水「不可以,千萬不能退」,就像工作壓力特別大的那些人,一休年假就會生大病那樣。
不管你 50+、60+、70+,甚至 80+,都不可以不做事。退休若退化成整天無所事事,最怕一鬆懈下來,從高壓瞬間轉為無壓,身體隨著心態放鬆而變得懶洋洋,免疫細胞們也跟著「退休」了!忘了要去偵查初期腫瘤細胞的突變、忘了要打擊病毒維持人體內的和平、什麼都忘了。那就慘了!缺少適度的壓力來激活細胞們,早衰、阿茲海默症、肌肉骨質快速流失 … 都有可能發生。

勞逸適中,壓力適中
除了老的在動歪腦筋,如今少的也很愛打「如意算盤」。聽年輕女孩說起未來志向,「當然是嫁到好人家當少奶奶,什麼事都不用做,多輕鬆!」也有天天加班的朋友跟我抱怨工作很累,「趁年輕趕快把錢賺一賺,五十歲就退休,天天睡到自然醒,多棒!」
站在預防醫學的角度來看,過度安逸的人與過度勞累的人,是病魔最喜歡找的兩種人。「勞逸與健康」、「壓力與健康」的關係,都呈現 U 形曲線。意思就是,壓力太大或太小,勞務太多或太少,都是最不利於健康的。而處於中間壓力時、勞逸適中時,疾病發生率最低。剛剛好的壓力、有勞作有休息,才是對人最好的。以上,古人用「中庸之道」四個字就全部講完了。
東方哲學裡的「中庸之道」,不是庸庸碌碌的意思喔,不是讓你像爛泥一樣得過且過,不是大部分人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很多人都誤解了中庸之道的意思了。我所欣賞的中庸之道,是一種平衡的藝術,凡事講求剛剛好。別以為剛剛好沒什麼,這「剛剛好」很需要技巧耶,你看那走鋼索的人,維持平衡多不容易啊,他們全身肌肉的協調性都要訓練有素才行。
中庸之道裡的中,意思是讓人去穩定中軸,不偏向任何一方。吃的時候,不吃太多,也不吃太少。想的時候,不想太多,也不想太少。不能不用腦,但也不好思慮過度,想到頭疼、想到晚上睡不著這樣。而高興的時候呢,大喜大樂你就樂極生悲,掌握住恰到好處的愉悅感、恰如其分的舒適感,這才叫剛剛好。是不是?「剛剛好」不容易吧!不只需要「技術」,簡直已經達到「藝術」層級。
你本來有壓力,現在一下子放掉,你本來勞動很多、勞心很多,現在一下子什麼事都沒有,全然地安逸。這跟壓力爆表、過勞中風、過勞心肌梗塞一樣,都是走在極端,這可是會出人命的!

靜心持中,平心理氣
本周心的修煉,就是要預防大家鬧出人命,來練習練習心的「持中」。先觀察中這個字,一直豎不偏不倚剛好在正中間,觀想自己即是那一豎,不偏向任何一方。去檢查自己的身心靈,有沒有持中?
第一:補不足瀉有餘。
不足的才要補,若已經營養過剩,就別再盲目進補,或過食營養補充品。太多的就要排掉、用掉,太多的熱量、太多的濕氣、太多的毒素,甚至是太 High 的情緒都要瀉掉。
第二:剎車與油門並用。
若副交感神經太過、整個人放太鬆,還真會變成「肉鬆」,體態肥軟,隨便動一下就喊累,也常常會過敏。過度安逸、無所事事的退休狀態,讓人不知不覺就落入這樣容易疲倦、倦怠的陷阱,所以我才說「不能退休」。刺激、運動、挑戰、壓力、接觸新的人事物,類似踩油門的作用,不能完全沒有,完全沒踩油門,人跟機器一樣,久沒用,一用就容易故障。
而有在上班的人,平常就有很多事情可以緊張、焦慮,有很多壓力要面對,像這樣認真打拼的人,交感神經幾乎都特別活躍。但活躍到晚上不好睡時,就需要「持中」,踩踩剎車。所有放鬆的、愉悅的、享受的,都有類似剎車的作用。
補瀉做了,油門跟剎車也會用了之後,還可以觀想平和、平安的「平」字。平,左邊一個點,右邊也一個點,剛剛好平衡、重量均勻,不會歪一邊。遇到人,不過分地去喜愛他或討厭他。遇到事,不執著於善,也不執著於惡。如此,可保一世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