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DY 體面雜誌
- 2022-05-03 13:25
- 黃洱宸 / 練子嘉 / 高渙茹 / 邱明朱 / 陳宥均
- Kenny(子宇影像)
當今社會正面臨著跨世代的鴻溝,年輕人常以「這不適合我」的理由離職,而主管卻總認為又是一個草莓族。生命應該運用在探索美好的事物上,而不是一直在懷才不遇的輪迴中浪費時間。擅長數據演算的 Kenny ,雖然每天面對冷冰冰的數據,但心中熱火不滅,他企圖解決「讀錯科系上錯班」的問題,將商業利益擺一旁, Kenny 發揮個人所長建構職涯大數據平台,提供年輕學子各產業領域的職務解析。 Kenny 說:透過職涯探索找到你的志向,你的大學生活會過得很快樂;畢業之後就業到退休,也會過得豐富且精彩。
數據滿溢時代卻是資訊不對等
人手一機、輸入關鍵字就可出現讀不完的搜尋資料,現代人很少感受到資訊缺乏,只覺得面對眼花撩亂的圖片文字,哪些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反而茫然了起來。你可曾想過,也許真正有用的資料掌握在某些人手中,亦或沈入資訊海裡永不見天日?
在訪談的過程中, Kenny 分享了一段小故事,某天在台北的某間咖啡廳裡,聽到一個媽媽帶著即將畢業的兒子,正請教朋友關於金融領域求職的問題。在台北這樣的城市裡,獲得專業領域的資訊相對容易許多,但場景如果轉換到偏鄉地區,孩子只能透過書籍以及網路資訊來自我猜測。
Kenny 憶起自己年少時候也遇到類似的問題,以至於第一份工作和興趣似乎不相關。如果有一個資訊透明化的平台解決這個問題,就可以幫助許多人少走彎路,而社會也能減少資源的浪費,因此職涯大數據平台的雛形就在 Kenny 心中萌芽。
職場版的維基百科讓勞資雙方透明化
「職涯大數據」選擇以類似維基百科的形式搭建平台,是想秉持著共同協作的精神,讓所有人都有機會回饋自身經驗,各行各業的一些眉眉角角,也只有身在此山中的人才能說得到味。
平台以產業別到部門、職業,由大到小逐步做劃分,一條一條項目閱讀下來,希望讀者至少可以吸收至少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內容。
由於環境以及時代的變遷,職業工作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利用維基百科有版本控制的特性,捕捉職務內容演變。
為了吸引年輕世代目光,幫助他們做職涯探索,設計了「職業心智圖」與「職務分工魚骨圖」,利用一目瞭然的樹狀關係圖,比單純的文字更容易建立對職業初步認識並加深印象。
職業心智圖幫助使用者了解如:工作工時、主管考績、其他部門合作、基本技能或證照、相關科系畢業,以及薪資、未來發展等等重要資訊;職務分工魚骨圖則能了解整個產業部門之間的合作關係。
建構平台的初衷是希望資源較少的人,能夠利用平台獲得資訊含量高的原創文章。
Kenny開心地說:「 google 搜尋引擎對我們的平台很好,使用語音助理搜尋某些職務,我們的內容會被作為精選摘要回答。」平台的用心受到google演算法的肯定,也就能幫助到更多正在探索中的人。
平台成長尚需各方一起努力
目前平台大約一個星期新增一個職務的資訊,但大部分都是來自勞方, Kenny 期望未來能有更多與大企業合作的機會,取得產業龍頭對於相關職務的定義,使資訊更加圓滿;資方也可以減少花上數個月培訓員工,最後卻因為興趣不符而離職的情況。
也期待政府能夠力行推動,教育資源、勞動力將能更加妥善分配,降低整個社會的資源浪費,讓正向的循環滾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