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 Vol210|林予晞 ㄧ 「不要放棄尋找那個最自在的自己」

「戲劇很魔幻,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投射。」林予晞說演戲可以透過角色放大自己的聲音,對世界、對時事有省思。即便與原本的自己有些許落差,偶爾有些許內心拉扯,不同面向的他仍舊堅持自己的理想,盡心盡力完成每一次的呈現和表演。林予晞脫離了原本熟悉的環境,踏入全新的領域,讓我們一起看看是怎麼樣的歷程吧!

進入初生之犢

於國外就讀美國休士頓藝術學院,畢業後即從事多媒體設計相關行業,接著又順利考上空服員,任職4年。27歲的林予晞,卻因為身體出現狀況--罹患甲狀腺腫瘤辭去空服員一職。

開刀當天,被推進去手術室前令他感觸深刻,予晞採用第一視角,帶我們回到那一刻…因為要開刀,所以需要禁食,瘦弱的予晞,坐在輪椅上,身上插很多的東西又吊著點滴,不太能大幅度動作,就癱坐在輪椅上。看到父母親、姊妹們很緊張的圍在旁邊。接著,阿姨說,「我們去開刀囉!」…從病房要到手術房,有一段好長的距離…其實應該滿短的,但是我覺得我的人生跑馬燈一定不會忘記那一段。

順利地開完刀後,予晞更加愛惜自己的身體,知道健康的身體比任何東西都無價。病癒後急著找工作的他,因為父母的推薦,輾轉進入影視行業做起戲劇企劃助理,和先前的兩份工作極為不同,但也因為這份工作讓他的人生展開另一個境界。予晞在一次不經意的客串中一爆而紅,正式轉為幕前,成為演藝人。

進入初生之犢|林予晞

釋放鏡中自我

「有哪個時間點愛上演戲嗎?」予晞說:「沒有。」這兩個字的背後卻是寓意深遠。本身在朋友圈是扮演搞笑的康樂股長,明明就是怪怪美少女,但卻因外型常常分配到清純的角色,這令他感到憋扭,一時手足無措。

然而換個角度來想,這樣的「放大自己」卻意外的成為一種釋放?!對於人生,發生再難過、再悲慘的事情,予晞說大部分人都會忍住不哭,因為不想看到自己脆弱的樣子;可是演戲卻必須放肆地把情緒展露出來,不可有包袱,而這也成為他唯一比較感性的出口。如果光是演戲這個行為,對他來說始終都是個尷尬;但觀眾是看不出來的,予晞是如何突破的?「就是忘記這個關鍵字啊!」予晞笑說:「忘記這是在放大自我、忘記這是表演,把自己當作是在生活。」

釋放鏡中自我|林予晞

對抗世界的小小革命

女生要會害羞,不能搞笑?講台語一定要很local?打電動都是男生在做的事?

我是一個滿任性、滿固執的人,也時常檢視自己由不由衷。希望自己能創造一個用我眼睛看到和我經驗到的、創造一個讓大家都很自在做自己的園地。如果可以設立一個小小的典範,跨越現有刻板印象,我想我會繼續做下去。

予晞說,「最重要的是,你要相信觀眾、相信社會,我相信大家會喜歡我的,你不喜歡我也沒關係,但我覺得我做的是對的,就好。」他不喜歡與人起衝突,若與他有所違背,像是演出的角色與他本身不符,全戲殺青後,他會躲在自己的空間,不和他人互動。拿起電動遙控的他,可以自己主宰,不受限制,照自我意識動作,完全的做自己;而喜愛的攝影也是,可以自在的調快門、光圈,不看別人的眼光,不用勉強自己。

對抗世界的小小革命|林予晞

逃出拍一張屬於自己的避風港

逃出鏡中,成為掌鏡者的予晞,因為攝影把時間留給了自己。他說,「我覺得攝影的本質就是在尋找自己,讓我記得我自己是誰。」他說,想要在自己觸及的工作範圍中有小小的革命,或是因為他是女生,想要打破性別觀,創造屬於他自己所看見的、所體驗到的,間接鼓勵大家勇於做自己喜歡的事。予晞很慶幸自己從小的「遲鈍」,造就他不受他人眼光影響,像是,小時候的他,跑到電動店,站在那邊任由時光流逝,一卷一卷的看,不在意旁邊都是男生。

予晞喜歡一個人從事攝影,一個人去到國外冰天雪地、沒什麼人的地方抓住一剎那。又為什麼鍾情黑白攝影?他說,也是另一個跳脫框架。「因為我在家裡的暗房洗底片,是以黑白底片為主,因為彩色的藥水毒性較強,不方便在家處理廢棄藥水。」一開始是因為技術性問題,到後來反而因為相同的場景,抽掉顏色,意外的夢幻。少掉顏色就少掉主觀,讓大家自己去填,這是讓他愛上黑白攝影到不可自拔的原因。

逃出拍一張屬於自己的避風港|林予晞

沒有靈感的時候......

一顆鏡頭、一個器材是一個視角,6*6跟6*9的不一樣、135跟120的不一樣、50跟75、100、180都不一樣,然而創作的跟捕捉的狀態也完全不一樣。所以在一個狀態膩了,或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可以換一個方式,很自然的整個人的思路會不同。

平時習慣分享他的照片到社群媒體,並無出版攝影集的計畫,但有天去看了薇薇安·邁爾攝影展,敬佩與感動之餘,就起了整理作品讓大家看看攝影魅力的動力。第一本攝影集像是自我介紹,將以前自己寫的日記貼出來給大家;第二本像是自我介紹完後,現在想展現些什麼。是技術的展現,也是心境上讓自己受到鼓勵往下一階段邁進。相對文字比第一本來的少,第二本攝影集圖文分開,並非相互搭配,是希望讓大家可以以自我欣賞角度去詮釋這張照片的意涵,讓作品保持流動性。

攝影原本是件隨手拍拍的興趣,可是現在他覺得不可以用這種態度面對喜歡的事情,但為了避免攝影變成全職投入,他還是會適當拿捏。攝影展《雙木林》,雙木林也只是因為予晞姓林。希望在出書前讓大家看到書裡實際作品,所以他特別挑幾幅代表性作品展示,且這次還搭配咖啡廳,有專屬的特調與照片呼應,相互協調搭配。

沒有靈感的時候|林予晞

《雙木林》

一座森林就是一棵樹的概念。在土地之上看是一棵棵獨立個體,但在土地之下是盤根錯節的。如果這件事情成立,我可不可以說,我們人其實也沒有真的那麼不同,其實我們感受的都一樣。不做最終結論,接下來的詮釋就交給大家去探索這其中的義涵。

無論站在哪個崗位,堅持自己在做的事情;無論鏡內或鏡外,予晞都期待能發揮影響力。

20的自己:加油,世界還是很美好的、非常有趣的。

30的自己:加油,這個世界很需要你的奉獻。

40的自己:希望到這時可以勉勵大家,成為讓人學習的對象。

《雙木林》|林予晞
BODY Vol210 林予晞

歡迎加入BODY LINE@,
不錯過抽獎活動!⇨⇨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