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京劇藝術家魏海敏,「戲戲」咀嚼生命的況味

穿著一身鮮紅上衣及寶藍長裙的魏海敏老師,踩著沉穩的步伐出現時,便給人十分強烈的印象,有著不怒自威的氣勢,但並不會使人感到壓迫。當她緩緩開口,態度也是從容不迫的。
我們攝影團隊趕在老師「魏海敏 她和她們」展覽最後一天來到現場,留下時空交錯的影像,希望透過雜誌的延續,拉開另一場序幕……

堅持|輕舟上乘載著諾言,唯有堅持,才能抵達遠方

“我現在的心態就是隨緣,什麼事情我能做,我就做;我不能做,就讓自己少做一點。  ”

有時候誇下海口,將話說得太滿,或是接下了超出自身能力範圍的事,反而一事無成,無法完成任務,留下無法信任的印象。所以魏海敏老師強調,凡事量力而為,但若是答應了,就要拚盡全力去做到。這就是負責,哪怕任務再艱鉅,但是一旦承接下來,就要勇於承擔,一言既出、便是駟馬難追。

信念|發揚文化底蘊,穿越中外時空

“中華文化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是人跟宇宙、人跟自然之間的關係,藉由戲曲傳承到現在。 ”

中西文化有著截然不同的邏輯,魏海敏老師不只希望外國人見識到京劇的唱念做打,更希望透過交流讓大家體悟到中華文化所展現的底蘊本質。老師致力於傳承與推廣,至今已獲無數殊榮,一生為戲曲奉獻,不忘初衷。

台灣第一京劇藝術家魏海敏,「戲戲」咀嚼生命的況味

啟發|非典型化角色的再造,如人飲水

“戲劇舞台上,演員往往只是演出某個角色的一段故事,這個角色的整個人生,你是看不到的。”

演出一個角色時,並非演出一本傳記,僅是精彩而突出的橋段。這時便需要了解人物的內心,才能演出人物的多種面貌,使觀眾產生共鳴,即判斷一個人,非以善惡來區分,更進一步對那些所謂的反派人物產生憐憫。魏海敏對戲曲抱持著嚴謹、切實的態度,精確地揣摩正面角色與反派角色,善是為了鼓勵世人效仿,激發人們心中善的本質;惡是為了警惕世人,反思自身是否也有同樣的盲點。

魏海敏老師表示,反面教材有時更具力量,比如《金鎖記》曹七巧、《樓蘭女》,這樣帶有強烈悲劇性色彩,震撼著觀眾的內在,甚至能帶給觀眾壯美的感受。在充滿不安定氛圍的社會,細細咀嚼戲曲當中所傳達的意涵,或許正是能洗滌人們心靈的清流。

台灣第一京劇藝術家魏海敏,「戲戲」咀嚼生命的況味

態度|人生的昇華,正高潮迭起

“我相信人的潛力,在不同的時間點遇到不同的事情,會有不同的反應。所以其實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發更不一樣的力量。”

人生的每個階段,魏海敏都有不同的思考與想法,現在的她,有著道家般清淨無為的心境,將慢活融入當下每一刻,早上起來,做著柔軟體操,自在的延展身體使肌肉甦醒,讓身體輕鬆的達到平衡狀態,不必太刻意的訓練身體某個部位。另一方面,她更專注於個人價值的實現。

在繁忙的演藝生涯中,除了平時的運動之外,魏海敏也嚮往著有機會嘗試作畫、設計、踢踏舞等領域,如此熱衷於學習的她,使她永遠有著赤子般青春活力與亮麗的容顏。人生一如戲曲,當中還有無限的可能,戲未散場,還有許多高潮迭起正等待著開展。

台灣第一京劇藝術家魏海敏,「戲戲」咀嚼生命的況味

給自己的一句話

20歲純純的,剛從戲校畢業,即將展開專業演員的生涯。30歲、40歲以後  是這一生當中最忙的時候,身體也受到影響,警惕要注意健康、照顧身體。

給BODY讀者

人生的劇本大同小異,勇於改變是法寶;「改變」不僅讓自己跳脫「只能這樣子」的漩渦,更能看到不一樣的自己。

台灣第一京劇藝術家魏海敏,「戲戲」咀嚼生命的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