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像吞了顆氣球?」小心是胃脹氣在警告你!5不3要!破解飯後悶脹秘訣

胃脹氣的常見成因,包含飲食與生活習慣,並透過鄭丁靚醫師專業說明,透過「5不3要」實用守則,教大家如何透過飲食調整與生活習慣(如慢食、避免氣泡飲等)來預防與改善胃脹氣。

有沒有人常常吃完飯後 胃會悶悶、鼓鼓的,胃裡像塞了一顆氣球,讓人動也不是、坐也不對。

其實 這就是胃脹氣在作祟!每個人消化道都會製造氣體,但如果氣體沒有排出、累積過多 就可能就會引發腹脹甚至腹痛。

那到底是吃了什麼 還是什麼壞習慣 而導致這種不適?今天請到了#高齡醫學科 #鄭丁靚鄭醫師,一起來聊聊胃脹氣以及如何預防讓飯後不再難受

改善胃脹53

⚠️細嚼慢嚥不過量

吃太快或吃太多 會讓大量空氣一起吞進胃裡 增加腸胃的氣體累積,而食物沒有咀嚼細 進入腸胃更難消化 也容易產生多餘氣體。

⚠️少吃炸物甜食

高油脂的炸物會延長胃排空時間 讓食物在胃裡停留太久 增加脹氣風險,而甜食(特別是高果糖的甜點或加工食品) 容易讓腸道內的細菌發酵 產生更多氣體。

⚠️避免氣泡、碳酸飲料

氣泡水、汽水、啤酒等碳酸飲料本身就含有大量氣體,喝下等於直接往胃裡灌氣,容易讓肚子瞬間鼓起 甚至引發胃脹痛的問題。

⚠️少吃產氣食物

豆類、花椰菜、洋蔥、蘿蔔、地瓜等雖然營養豐富,但它們的膳食纖維與難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會在腸道中發酵 產生大量氣體,如果你的腸胃較敏感 吃多了就容易感到脹氣。

⚠️乳糖不耐者 改喝發酵乳製品

有些人天生缺乏乳糖分解酶 喝牛奶後乳糖無法被消化,反而會在腸道內發酵產氣 導致胃脹、腹瀉等不適,如果你有這種情況 可以選擇優格、起司等發酵乳製品,或改喝無乳糖牛奶 減少腸胃負擔。

而除了避免讓胃脹氣找上門,平時也可以透過養成好習慣 來幫助腸胃更順暢、減少積氣。

✅補充水果與好菌

奇異果、木瓜、鳳梨中的酵素 可幫助消化,調節消化功能 讓消化更順暢 減少氣體滯留,另外 無糖優酪乳或優格 含有益生菌 能調整腸道菌叢環境,降低產氣菌的影響 讓腸胃更健康、不容易脹氣💯。

✅培養運動習慣

適度運動 尤其是有氧運動如快走、瑜珈、慢跑等,可以促進腸胃蠕動 加速氣體排出 避免脹氣悶在肚子裡,如果吃完飯後覺得胃部不舒服,可以輕鬆散步10-15分鐘 幫助消化、舒緩不適😉

✅不用嘴巴呼吸

很多人無意間習慣用嘴巴呼吸,這會讓大量空氣直接進入胃部 增加胃脹氣的機率,尤其有鼻塞、過敏問題 應先想辦法改善過敏症狀,正確使用鼻子呼吸 不僅能減少吞氣,還能讓呼吸更順暢、減少喉嚨乾燥不適。

胃脹氣